海南捕鳥蛛的品種介紹
海南捕鳥蛛(拉丁學名:Haplopelma hainanum)是原產于中國海南廣西等地的捕鳥蛛種類,俗稱“黑地老虎”,亞洲捕鳥蛛中典型的“earthtiger”。1999年才被定種,最初被歸于Selenocosmia屬,后被移到Ornithoctonus屬,最后于2005年被德國學者鑒定移入Haplopelma屬。
相比同屬于Haplopelma屬中最著名的種類,產自緬甸、泰國等地的金屬藍,海南捕鳥蛛的體型要更大一些,成年體長17~18厘米足展,和俗稱“黃地老虎”的虎紋捕鳥蛛體型相當。是攻擊性和毒性都非常大的捕鳥蛛種類,它們的顏色并不出眾,寵物捕鳥蛛愛好者飼養它們的原因要么是喜歡兇猛的種類,要么則是喜歡會挖掘非常深的、垂直洞穴的捕鳥蛛。它們的幼體是黃色的,和虎紋捕鳥蛛幼體幾乎一模一樣,不同的是,成長到6厘米以上,海南捕鳥蛛會逐漸變黑,而虎紋捕鳥蛛則仍舊是黃色。它們的幼體敢于捕捉比自己大2~3倍的食物,從中也能看出它們的攻擊性之強,它們的生長速度相對也較快。
海南捕鳥蛛對光線非常敏感,因此飼養中應該提供非常厚的底材,供它們挖掘深深的隧道巢穴。它們也需要較大的濕度,過于干燥的環境會使它們有脫水死亡的危險。適宜溫度26~28℃,適宜濕度85%,建議使用潮濕的泥炭、椰磚、粘土作為底材。
每年大陸市場都會有不少野生的大只個體充斥寵物市場,低廉的價格和一些不負責任的商家的推銷,使得一些新手第一次飼養便購買這些個體。且不說這些野生個體經過長途運輸、錯誤飼養方法以及寄生蟲等問題的影響,健康狀況大多非常差,如果不小心被它們咬傷,將可能造成預想不到的結果。
海南捕鳥蛛的外形特點
海南捕鳥蛛的生活習性
相比同屬于Haplopelma屬中最著名的種類,產自緬甸、泰國等地的金屬藍,海南捕鳥蛛的體型要更大一些,成年體長17~18厘米足展,和俗稱“黃地老虎”的虎紋捕鳥蛛體型相當。是攻擊性和毒性都非常大的捕鳥蛛種類,它們的顏色并不出眾,寵物捕鳥蛛愛好者飼養它們的原因要么是喜歡兇猛的種類,要么則是喜歡會挖掘非常深的、垂直洞穴的捕鳥蛛。它們的幼體是黃色的,和虎紋捕鳥蛛幼體幾乎一模一樣,不同的是,成長到6厘米以上,海南捕鳥蛛會逐漸變黑,而虎紋捕鳥蛛則仍舊是黃色。它們的幼體敢于捕捉比自己大2~3倍的食物,從中也能看出它們的攻擊性之強,它們的生長速度相對也較快。
海南捕鳥蛛對光線非常敏感,因此飼養中應該提供非常厚的底材,供它們挖掘深深的隧道巢穴。它們也需要較大的濕度,過于干燥的環境會使它們有脫水死亡的危險。適宜溫度26~28℃,適宜濕度85%,建議使用潮濕的泥炭、椰磚、粘土作為底材。[1]
成年足展可達20厘米,毒性較強,不適合新手養殖。壽命可達15年左右。
產自中國廣西、海南等地,亞洲產的捕鳥蛛種類里較大的種類,成體大的可以超過20厘米足展。幼體主要是黃色帶有黑色花紋,越大顏色會變越黑色,成體 是全黑色的。
市面上常見的大只個體都是野生個體,通常都或多或少帶有傷或寄
生蟲的問題,加上穴居種類大多膽小且容易緊張,許多新手圖便宜而首次嘗試飼養此種類大多以死亡告終。
小幼體的攻擊性還很小,大 多情況只是逃跑,但是到一定的尺寸后,一般是4-5厘米以上,攻擊性便顯露無疑。
這個屬的捕鳥蛛都被認為毒性較大,需要注意不要被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