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腹松鼠的品種介紹
紅腹松鼠的外形特點
紅腹松鼠一般成體體長190mm至250mm,尾大,其長等于或略大于體長。前足掌裸露,有4枚指墊,2枚掌墊;拇趾退化為皺褶狀膚褶。后掌蹠部裸露,具5枚趾墊,2枚掌墊。體背為橄欖黃色;毛基為灰黑色,毛端黑黃相問或全為黑色;故而可見細小的黑黃斑點。腹毛棕灰或棕黃色;毛基深灰色,毛尖淺棕色。尾毛背面與體背腹毛色澤相同,惟后部邊緣為黑黃相間的毛環。兩頰及吻部色淡呈灰黃色。四肢內側為赭色。
頭骨顱頂膨大,吻部狹短;顴弓平直?糸g寬闊,其寬大于鼻骨長;眶上突基部及眶緣隆起;聽泡凸出,但不大。枕骨中央向后有3個突起。人字嵴明顯。門齒扁而窄。第一上前臼齒呈小圓柱狀,明顯小于其他各齒;臼齒為低冠齒,咀嚼面有丘狀突,但無中柱。
紅腹松鼠的生活習性
主要以植物種子和果實為食。堅果、漿果如榕屬樹籽、黃皮、山竹子、本雙子、木棉籽、芭蕉等均喜食,嗜食野荔枝。常與其他松鼠類聚集覓食,互不干擾。有時也捕食昆蟲、蜥蜴、雛鳥、鳥卵等。
紅腹松鼠大多在清晨與黃昏活動。天氣變化常改變其活動規律,雨后活動頻繁。生活在山頂的個體活動較晚。竹木與闊葉喬木混交密林及藤本植物少的地方有利于活動。大多在樹上活動,很少下地。動作迅速,跳躍靈活;顒佑幸欢ǖ穆肪。筑巢于樹干、樹洞或樹枝間,距樹冠頂端約0.5m。巢內墊有軟枝、雜草或枯樹纖維。巢徑約25cm至35cm,構造粗陋。有時亦利用廢棄的鳥巢,甚至在屋檐、天花板內筑巢。在冬季,體毛換為柔軟豐富的冬毛,翌年4、5月間脫換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