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狐的品種介紹
赤狐又叫紅狐、火狐等,細長的身體,尖尖的嘴巴,大大的耳朵,短小的四肢,身后還拖著一條長長的大尾巴。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大陸,還被引入到澳大利亞等地。
赤狐的外形特點
赤狐是體型最大、最常見的狐貍,體長約80厘米,體重4~7千克,尾長20-40厘 米;體型細長,吻尖,耳大,尾長略超過體長之半;足掌生有濃密短毛;具尾腺,能施放奇特臭味,稱“狐臊”;乳頭4對;毛色因季節和地區不同而有較大變異,一般背面棕灰或棕紅色,腹部白色或黃白色,尾尖白色,耳背面黑色或黑褐色,四肢外側黑色條紋延伸至足面。雄性略微大一些。它的體長為50—90厘米,尾長30—60厘米,體重5—10千克,最大的可達15kg。雌獸體形比雄獸略小。身體背部的毛色多種多樣,但典型的毛色是赤褐色,不過也稍有差異,赤色毛較多的,俗稱為火狐,灰黃色毛較多的。頭部一般為灰棕色,白色。赤狐的皮用于制裘,亦做皮帽、衣領和裝飾用。
此外,火狐中還有不少體色的變異類型,如全身毛色為黑色的叫黑狐或黝狐;全身底毛為黑色,但毛尖帶有白色,在光照下呈現出銀色光輝的,叫銀狐或玄狐;全身為赤褐色,肩部有黑色十字形毛的叫十字狐,此外還有倭刀狐等,但不同的色型并不代表不同的亞種,而且不管是什么色型,尾巴的尖端均為白色。產銀狐較多的地區是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其次是北歐和西伯利亞北部。在不同地區,銀狐與赤狐的比例是由1:20到1:5,這種突變與產地的濕度和光照等氣候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
赤狐的生活習性
以鼠類、鳥類、昆蟲、蠕蟲和水果為食;鸷远嘁,行動時大多先對周圍環境進行仔細的觀察,因此在我國有“狐疑”一詞。當遇到敵害時,它就會使用身體內藏著的一個秘密武器——肛腺,分泌出幾乎能令其他動物窒息的“狐臭”,惡臭的氣味使追擊者不得不停下來。在危急的情況下,它也能用竄進羊群中、跳到河里隱藏等方法逃脫。被獵人捉住的赤狐,還有一套“裝死”的本領,能夠暫時停止呼吸,似乎已經奄奄一息,任人擺布,但乘人不備時,就突然迅速逃走。這些狡猾的行為,都是它高超的生存手段。
行動敏捷,聽覺靈敏。夜間活動,天亮回洞抱尾而臥。如果隱蔽條件較好,白天也在洞穴附近活動。捕食各種鼠類、野禽、鳥卵、昆蟲和無脊椎動物,也吃漿果、鼬科動物等, 偶爾盜食家禽。
每年1~2月交配,雄狐為爭雌狐而有激烈的爭斗。懷孕 期約2個月,雄雌共同撫育幼仔,秋后幼仔即能獨立生活。
每年初春交配,妊娠期50-60天,5月產崽,性成熟半年。盡管赤狐只能活14年,但這在犬科動物中已經是長壽的了。它喜歡居住在土穴、樹洞或巖石縫中,有時也占據兔、獾等動物的巢穴,冬季洞口有水氣冒出,并有明顯的 赤狐結霜,以及散亂的足跡,尿跡和糞便等,夏季洞口周圍有挖出的新土,上面有明顯的足跡,還有非常濃烈的狐臊氣味。但它的住處常不固定,而且除了繁殖期和育仔期間外,一般都是獨自棲息。通常夜里出來活動,白天隱蔽在洞中睡覺,長長的尾巴有防潮、保暖的作用,但在荒僻的地方,有時白天也會出來尋找食物。它的腿腳雖然較短,爪子卻很銳利,跑得也很快,追擊獵物時速度可達每小時50多公里,而且善于游泳和爬樹;鸷倪m應能力很強,從高山到 平原 ,從森林到草原,甚至沙漠、人類的城鎮聚落都是他們的棲息地。
雄性紅狐是一個非常警覺的父親,它們經常陪幼崽一起玩耍,并獨自一人承擔尋找食物、養活家人的任務。小狐貍出生3個月后,父親的養育任務結束,年輕小狐貍開始自己尋找食物。然而父親不會眼睜睜看著它們挨餓,它會把食物藏在小狐貍附近,教它們如何發現食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