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貓的品種介紹
起源
波斯貓起源於波斯(即今天的伊朗),16世紀首次出現在英國,一般認為首先將波斯貓帶入歐洲的是意大利的旅行家Pietro Della Valle,舉止優雅及蓬松的長毛,一開始在歐洲出現便很受歡迎,經繁殖至今品種愈來愈多。但今天所見的長毛波斯貓的品種則是19世紀時所產生 正確起源不詳。波斯貓實際上是以阿富汗的土種長毛貓和土耳其或亞美尼亞地區的安哥拉長毛貓為基礎,在英國經過100多年的選育繁殖,于1860年誕生的一個品種。波斯貓有一張討人喜歡的面龐,長而華麗的背毛,優雅的舉止,故有“貓中王子”、“王妃”之稱,因而身價很高。一只純種的波斯貓可達上千美元,是世界上愛貓者最喜歡的貓之一。
進化史
狗最初能夠適應人類生活是因為它們的社會行為在許多方面正好與人類相匹配。貓卻不同于人類,它們是獨來獨往并擁有固定領地的獵獸,而且大多活躍在夜間,然而正是貓的捕獵行為促使它們最初與人類環境相接觸,而它們守護領土的強烈本能又驅使它們不斷出現在相同的地方。馴養貓的歷史要比犬晚得多。這一時期可能不會早于公元前七千年,當時由于農業得興旺發達,在中東形成了“新月形米糧倉”地帶。家宅、谷倉和糧食商店的出現為鼠類及其他小型哺乳類動物提供了新的生存環境,而這些動物正好是小型野貓的理想獵物。
從一開始,人與貓之間就建立起互利關系:貓獲得了豐富的食物來源,而人類免除了討厭的嚙齒動物的困擾。最初,這些野貓的存在可能不被人類所接受甚至受到鼓勵,不時拋給一些食物。就象狼一樣,較為馴服的一些野貓逐漸被吸納進入人類社會,由此產生了最早的半馴化貓群體。家貓幾乎肯定是遍布于歐洲、非洲和南亞的小型野貓的后裔。在這片廣袤的地域內,根據當地的環境和氣候條件,演變出無數個野貓亞種群。它們的外觀不盡相同,生活在北方的歐洲野貓身材粗壯,短耳,厚皮毛;非洲野貓的身材更修長,長耳,長腿;而生活在南方的亞洲野貓則身材小巧,身上帶斑點。
家貓的原始祖先很可能是非洲野貓,因為非洲野貓的形體只稍大于家貓,性情也比其他品種野貓馴服。非洲野貓經常出沒在人類住地附近,并很容易被馴化,往往作為當地居民地寵物來飼養。馴化后的貓被帶到世界各地后,可能與當地野貓相互交配,成為不同地區現代家貓的祖先。帶深色斑紋的歐洲家貓的皮毛紋路兼備了歐洲野貓和非洲野貓的特點, 而生活在印度的家貓所帶的斑點說明它們的先祖與亞洲野貓有著血緣關系。家貓與叢林貓等另外一些野貓品種雜交后產生的品種不大可能對家貓的主流品種產生重大影響。
經過數千代的繁殖,在貓身上也發生了家養過程所引起的生理變化,這與狗身上的變化相似。包括形體變小,爪子縮短,大腦和顱腔容積縮小,伸展雙耳和尾巴的姿態以及皮毛的顏色和質地也起了變化。不過貓與狗不同,它們在人類社會中保持著很大程度的獨立性,因此很少因為選擇性的外來壓力而形成某些為人類所需要的行為特征。因此,家貓與其祖先野貓相比,在外貌上變化不大,在早期的考古發現中很難加以區分。在不同的史前人類遺址附近都曾發現過貓的殘骸,包括約九千年前的以色列新石器時代遺址,四千年前的巴基斯坦印度河谷遺址。不過,這些殘骸很可能是為了謀取皮毛或肉而被殺死的野貓。有趣的是,在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島上同時發現了八千年前的貓和鼠的殘骸,它們只能是被人類移民帶到島上。盡管這些貓可能尚未完全馴化,但它們是有意被帶到島上來對付鼠害的。在埃及神話中貓是地府的守衛者。它獵食老鼠,小鳥,兔子等,對人類有很大幫助。
血統介紹
有關波斯貓的起源眾說紛紜,現較統一的說法是在阿富汗土著長毛貓的基礎上,同土耳其或亞美尼亞地區的安哥拉貓雜交培育而成。波斯貓歷史悠久,大約16世紀就經法國傳入英國,18世紀被人帶到意大利,19世紀由歐洲傳到美國。據說維多利亞女王養了兩只藍色波斯貓,威爾士王子(愛德華七世)在貓展上對其大為褒獎,從此波斯貓的名聲越來越大,公眾也由此而為之傾慕。
波斯貓的性格特點
波斯貓溫文爾雅,反應靈敏,善解人意,少動好靜,氣質高貴華麗。叫聲纖細動聽,適應環境能力強。但夏天討厭人抱,喜歡獨自睡在地板上、高傲的一只貓,時常讓主人覺得不是自己養的它,而是親愛的波斯貓養了一只主人。
波斯貓每窩產仔2~3只,幼仔剛出生時毛短,6周后長毛才開始長出,經兩次換毛后才能長出長毛。由于它們的毛長而密,所以夏季不喜歡被人抱在懷里,而喜獨自躺臥在地板上。
波斯貓的生活習性
舔毛行為
小貓在很多時候,愛舔身子,自我清潔。飯后它會用前爪擦擦胡子,小便后用舌頭舔舔肛門,被人抱后用舌頭舔舔毛。這是小貓在除去身上的異味和臟物。貓的舌頭上有許多粗糙的小突起,這是除去臟東西最合適不過的工具。在家養動物中,貓最講衛生?梢钥吹截埫刻煲米ψ酉茨。并且,每次都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便后,都要用爪將糞便蓋上。貓喜歡清潔的習慣是人們愿意養貓的一個重要原因。貓的梳洗“打扮”完全是出于生理的需要。如貓用舌頭舔皮毛,是為了刺激皮脂腺的分泌,使毛光亮潤滑,不易被水打濕,并能舔食到少量的維生素D,促進骨骼的正常發育,還可使被毛蓬松,促進散熱的功能。[4]
夜間行為
貓至今仍然保持著肉食動物那種晝伏夜出的習性,很多活動(如捕鼠、求偶交配)常常是在夜間進行。貓每天最活躍的時刻是在黎明或傍晚,而白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懶洋洋地休息或睡覺。根據貓的這一習性,每天的飼喂時間應放在早晨和晚上,因為這時貓機體內的各種機能活動都很旺盛,不但吃得多,而且消化好。給貓配種的時間也要安排在晚上,以保證有較高的成功率。貓的這一習性,多數情況下不為養貓者所歡迎。尤其是城市的家庭養貓,晚間母貓求偶的叫聲和公貓爭偶的打架聲,令人十分生厭,夜間貓在室內的頻繁活動,有時會把人吵醒。雖然這是貓的本性,不可能完全克服,但經過調教,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糾正。
繁殖行為
波斯貓的正常懷孕周期是在63-67天左右。在波斯貓懷孕初期,飼養者并不需要給與特別的飲食管理,但是必要的行為管理就非常的重要了,飼養者應該限制波斯貓大幅度的運動和奔跑,避免波斯貓由于撞擊和過激的運動而導致流產。
隨著貓咪懷孕期的延長,腹中胎貓逐漸的長大,波斯貓的食量也會逐漸的增加。飼養者在波斯貓懷孕的中后期,應該為它準備足夠的、營養豐富的、容易吸收消化的食物。每天可以為波斯貓準備瘦肉、魚肉等蛋白質食物,適當準備一些青菜,日補鈣片0.2克。同時減少糧食類碳水化合物食量,以免波斯貓過肥而導致難產。
在波斯貓臨近產期的時候,飼養者還應該幫助波斯貓做好備產的準備。為貓咪選擇安靜舒適的生產地,準備足夠大、舒適干凈的產箱、剪刀等等。在波斯貓臨近分娩的時候,不要去驚擾它,飼養者可以在一旁靜靜的觀察波斯貓的分娩狀況,當發現寵物貓出現生產困難時,在及時的給與幫助,讓胎貓可以健康安全的降生,同時也保證母貓的生命安全。
波斯貓的優點缺點
波斯貓大都有著甜美和溫文爾雅的性格,而且不會在家庭生活中輕易地大吵大鬧,也不會無緣無故地發脾氣。它們的叫聲優美,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像是能讀懂你所有的心事。它們會很習慣你的贊揚跟寵愛,但是一定不要溺愛過頭,因為它們的性格中也有像貴族般的獨立,它們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獨處。懂得傾聽,愿意分擔你的一切,這就是一個合格的伴侶了吧。
在沒有主人陪伴的情況下,波斯貓會自己找到可以娛樂的東西,而不會到處搞破壞,一些喜歡安靜的波斯貓,甚至可以很長時間靜靜地坐在那,一動不動。它們也喜歡玩耍,但動作會很輕。因為它們的毛發很長,腿又短,所以波斯貓不太擅長攀爬、跳躍的運動。高傲的性格使它們很愛干凈,高高低低的柜子無疑會弄臟它們的毛發,自然是它們避之不及的。
波斯貓的喂養方法
波斯貓有一身飄逸華麗的毛發,再加上它那漂亮的臉蛋使它成為世界最受歡迎的品種,使它們有“貓中王子”之稱。它們甜美、溫和,一旦它們在新環境里找到安全感,它們會很快的融入到家庭成員中去,讓家庭和諧溫暖。
1.波斯貓的食盤要固定使用,不能隨便更換。波斯貓對食盤的變換很敏感,有時因換了食盤而拒食。要保持食盤的清潔。食盤底下可墊上報紙或塑料紙等,防止食盤滑動時的聲響,而且也易于清掃。每次波斯貓吃剩的食物要倒掉或收起來,待下次喂食時和新鮮食物混合煮熟后喂給。
2.喂食要定時定點。波斯貓“開飯”的生物鐘一旦形成,就比較固定,不應隨意變更。放波斯貓食的地方要固定,,波斯貓不喜歡在吵雜聲中和強光照射的地方吃食,如果有客人來訪,不要在波斯貓吃食時讓客人看你的波斯貓,陌生人的出現,會大大降低波斯貓的食欲。
3.波斯貓有用爪鉤取食物或把食物叼到食盤外邊吃的不良習慣。 一旦發現這種現象,要立即調教,使其改正。
4.波斯貓喜食溫熱的食物。涼食、冷食不但影響波斯貓的食欲,還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一般情況下,食物的溫度以30~40度為宜,從冰箱內取出的食物,要加熱后再喂。
5.波斯貓雖然飲水不多,但一定要備有充足的清潔飲水。波斯貓飲用水必須是清水,而且每天都要換水。飲水盆可放在食盤一側,以便波斯貓口渴時自由飲用。
6.因為波斯貓是長毛貓,給貓貓梳理毛發非常重要。春季是貓貓脫毛的季節,我們要在這個時候利用專業的毛發梳理工具為貓貓梳毛。
7.定時為它們洗澡。給波斯貓洗澡不僅可使貓美觀、清潔,而且可以防治波斯貓貓皮膚病和體外寄生蟲感染,以及有促進貓貓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等健身防病作用。
8.波斯貓是長毛貓,夏天的時候很容易中暑。若中暑先要迅速將貓咪轉移到通風或者是背陰的地方,然后用冰塊或冰水幫助它們降溫,最好是送波斯貓去看獸醫。
9. 讓波斯貓在室內活動可以使它們盡可能少地受到疾病和寄生蟲的困擾。只要能讓它們得到細心的照顧和良好的營養,每年到可信賴的獸醫院對貓進行一次 全面的身體檢查并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