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魚的品種介紹
成吉思汗與為中、底層魚,屬于洄游魚。由于成吉思汗魚游速很快,并且體型強悍,所以在飼養的時候混養方面需要注意,并且需要大體的水族箱來飼養。如果混養體型差距很大的魚,會被成吉思汗魚吞食。
中文名:長絲[魚芒]。
拉丁學名:Pangasius sanitwongsei。
英文名:Giant pangasius。
繁殖方式:卵生。
食物來源:魚類和甲殼類動物,也吃動物的尸體。
體長:有記錄的最大體長達到3米,一般可超過半米。
分布:亞洲的湄南河及湄公河流域。
生存威脅:在其原產為重要的食用魚,正在遭受過度捕撈、棲息地喪失及污染的威脅。
保護現狀:極危。
成吉思汗魚的外形特點
成吉思汗魚的飼養難度不大,由于成吉思汗魚的體質強壯,體型強悍,所以在飼養過程中不太容易得病。成吉思汗魚成魚體長很長,所以在飼養的時候需要準備一個大一點的水族箱。還有很多魚友會分不清楚成吉思汗魚和藍鯊的區別,因為這兩種魚很像。
成吉思汗魚體長超過一米,明顯特征為高高的背鰭(背鰭第一棘條特別長)體型強悍,游速很快,嘴很寬大,需要大水體來飼養;祓B需注意,體型懸殊的會被相互吞食。成吉思汗魚主要分布在亞洲湄公河與湄南河流域,繁殖方式為卵生。
成吉思汗魚的生活習性
成吉思汗魚屬于水族箱中中、底層的魚類,他們適合的水溫為22-28攝氏度,適宜的PH值為5.0-7.5。由于成吉思汗魚體質強壯,所以飼養難度并不大。
成吉思汗魚耐低氧能力強,適應性廣,但抗低溫能力弱,當水溫低于18℃時活動緩慢,反映遲鈍;水溫低于12℃時開始死亡。只要飼養環境適宜成吉思汗魚的生存,一般他們是不容易得病的。
成吉思汗魚的喂養方法
雖然成吉思汗魚的飼養難度不大,但是如何養好成吉思汗魚也是一門學問。當魚友們為成吉思汗魚布置好了一個合適的飼養環境后,給成吉思汗魚吃什么就是比較重要的問題了。
成吉思汗魚食性較雜,幼魚以浮游動物為餌料,成魚以水生植物及人工配合飼料為食,飼料蛋白質要求28%—32%。成吉思汗魚的食量大,生長速度快,當魚苗(3cm—4cm)養殖4個月,體重可達0.6kg以上。成吉思汗魚性成熟較晚,飼養3年—4年,體重達3kg以上可以進行繁殖。繁殖季節為4月—9月,屬一年一次性產卵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