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漢魚的外形特點
原創第一代青金虎雄魚,頭部微隆,體型線條寬闊流暢。改良后的羅漢雖然 保留著“青金虎”的特點,但各方面已經大為改善,尤其是頭型更具欣賞性。經過進一步改良后,羅漢已經擁有更寬闊的體型,色彩和花紋的表現度更佳,額珠高聳飽滿,非常惹人喜愛。
現今流行的羅漢,其體高與體長的比例更加接近于1:1~1:1.5的最佳比例,身上的珠點、墨斑紋和顏色更加漂亮,額珠以水頭居多且更加飽滿,更具靈性,與人的互動性更強。
羅漢魚是鱸形目,慈鯛科的魚。
羅漢魚紅潤的面頰,高聳的額頭象征多福高壽,兩側形態各異的“墨斑鱗”在風水學上更有催財的妙用。羅漢魚有著艷麗多彩的體色,滿足了人們在視覺體驗上的需求。但是人工飼養的條件下顏色會有很大的差異,顏色是和人工飼養條件下的飼料有極大的關系。
經過研究分析,羅漢魚體表的顏色主要成份為蝦青素。蝦青素與魚皮魚鱗蛋白質結合,在光的作用下呈現了五彩斑斕的顏色。但是動物本身是不能產生蝦青素的,必須通過食物鏈來獲得。
在自然狀態下,魚兒覓食藻類、蝦蟹、貝殼等食物,獲得了蝦青素;在人工飼養環境中,通過在飼料中添加相應的成份來滿足需求。市場上銷售的觀賞魚飼料主要使用化學合成蝦青素和藻源天然蝦青素兩種作為主要成份,藻類以螺旋藻為主。
羅漢魚的喂養方法
羅漢魚有個微微隆起的額頭,而羅漢魚“起頭”不但和基因有關,大部分原因還是跟飼養的方式等有關。那么喂食方面是否影響著羅漢魚起頭呢?羅漢魚飼養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喂食問題呢?
15厘米前是羅漢魚的定型期,此時喂的好壞關系這條魚體態是否能達到最理想狀態。方健,豐厚,美觀,威風的體形靠這個時期給予充足多樣式食物達到的。錯過這個時期,再想找回好的體態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時期喂魚的次數可5-6次,至少也不可低于3次,當體型達到理想的狀態后可逐漸減量,成魚早晚兩次即可,既不混缸,又提高觀賞程度。